崔末子资料图力创配资
一口咬下,让一位少女背负了半个多世纪的罪名。
1964年5月的一个夜晚,18岁的韩国少女崔末子走在回家路上。一位21岁的男子卢某上前问路,善良的她停下脚步为其指引方向。
这个善意的举动,却成了她噩梦的开始。
卢某突然将她扑倒在地,暴力撕扯她的衣服。
惊恐万分的崔末子奋力挣扎,当卢某试图将舌头伸进她口中时,她本能地狠狠咬下——咬断了对方约1.5厘米的舌头。
崔末子趁机逃脱,保住了清白之身,却没想到自己即将面对比性侵更残酷的司法迫害。
在随后的审判中,法院不仅未认定卢某强奸未遂,反而要求崔末子接受带有羞辱性的 “处女膜检查”并公开结果。
更令人发指的是,法官竟建议她“嫁给施暴者”,理由是“他舌头断了,没人会要他”。
最终,法院以“重伤罪”判处崔末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2年;
而施暴者卢某仅因“非法入侵”和威胁罪被判6个月缓刑。
性侵受害者成了罪犯,施暴者却成了受害者——这荒诞的判决让崔末子开始了长达61年的“罪人”生涯。
01 漫长抗争力创配资,迟来的清白
背负“罪犯”身份的崔末子从未放弃抗争。
2020年5月,76岁的她鼓起勇气提出再审申请,却被釜山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接连驳回,理由竟是 “没有证据支持检察官非法拘禁并强迫认罪”。
这位坚韧的老人没有放弃。
2023年,韩国最高法院经过三年审理,认定崔末子的主张可信,决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
2025年7月23日,釜山地方法院352号法庭座无虚席。
78岁的崔末子颤抖着双手接过判决书,当看到“无罪”两个字时,泪水滑过她布满皱纹的脸颊。
法庭上出现了罕见一幕:检方主动低头认错:“过去,检察机关在这个案件中没有发挥其作用,反而朝相反的方向走了。结果给作为性暴力受害者理应受到保护的崔末子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痛苦,我们深表歉意。”
崔末子的辩护律师特别强调:“此案并非因时代变化而改判,而是纠正当年司法系统的误判。”
02 司法耻辱,时代的伤痕
回顾1964年的审判,暴露了当时司法系统对性侵受害者的系统性偏见。
法院苛求“完美受害者”:法官荒谬地认为崔末子“可以尖叫求助,不必咬舌”,完全忽视了性侵受害者在极端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本能反抗。
性别歧视根深蒂固:在60年代的韩国,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力创配资,法律系统对女性自卫行为的容忍度极低。
受害者的反抗强度往往被恶意放大解读。
施暴者反受保护:案件中最令人心寒的是,卢某的性侵指控被撤销,仅以“非法入侵”定罪,判刑比反抗性侵的崔末子还轻。
司法系统实际上成为了施暴者的帮凶。
03 法律演进,观念的革新
崔末子案改判的背后,是韩国司法界对正当防卫认定的重大转变。
2021年,韩国釜山地方检察厅处理一起类似案件时,认定女性在反抗性侵过程中咬断施暴者舌头属于正当防卫,不予起诉。
这一判决在当时被誉为“正义的胜利”。
法律专家指出,现代司法已不再要求受害者“精确控制防卫力度”,而是承认人在遭遇极端暴力时的本能反应具有合法性。
法律不再以事后的冷静分析来苛求处于危险中的受害者。
韩国近年来修订法律,明确 “未经同意的性行为=强奸”*的原则,强化了对性自主权的保护。
而中国《刑法》第20条也明确规定:反抗强奸致加害者伤亡,不负刑责。
04 迟暮心声,未竟的愿望
78岁的崔末子在法庭最后陈述中道出了令人心碎的心声:“我很想请你记住,不要忘记受害者家属的心情。过了61年作为罪人的生活,我祈求让后代在没有性暴力的世界里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61年间,崔末子背负“罪犯”污名,生活在社会歧视和排斥中。
一次本能的自我防卫,却让她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当被问及为何在古稀之年仍坚持申诉,她平静地说:“61年,我终于等到了清白。”
这句简短的话语,承载了半个多世纪的屈辱与坚韧。
正义虽已迟到,但终究没有缺席。
78岁的崔末子站在法庭上,用颤抖的声音说出最后的愿望:“我祈求让后代在没有性暴力的世界里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
她的案件撕开了司法史上最荒诞的一页,也照亮了未来之路。韩国法律界已经从 “惩罚受害者”转向“保护受害者”,2021年起类似“咬舌自卫”案已被明确认定为正当防卫。
每一个崔末子的勇气,都在推动司法的进步。
当法律终于承认人在极端暴力面前的本能反应时,我们才真正走向文明。
▼关注查看深度文章
点金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